深情致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拓荒者、奠基人——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研讨会在银川举行

来源:

宁夏文艺网

   

刊发时间:

2023-11-10

   

作者:

樊金凤、陈寒冰、李梦竹、贾雨晴

  11月5日上午,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研讨会在银川黄河书苑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宁夏人民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宁夏作家协会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张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处长李莉,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宣教处处长王倩,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阿娜河畔》责任编辑李婧婧,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总编辑薛文斌,宁夏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何志明,宁夏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主任管世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宁夏作家协会主席郭文斌,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雷忠,银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银川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代晓宁出席研讨会。徐则臣、杨玉梅、黄玲、乌兰其木格、石舒清、季栋梁、白草、火会亮、闫宏伟、金瓯、王岩森、冶进海、王琳琳、张富宝、许峰等十余位专家与会研讨。会议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立国主持。 

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研讨会在银川黄河书苑举行

  阿舍,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乌孙》,短篇小说集《核桃里的歌声》《奔跑的骨头》《飞地在哪里》,散文集《我不知道我是谁》《流水与月亮》《白蝴蝶,黑蝴蝶》《撞痕》,随笔集《托尔斯泰的胡子》等。作品荣获十月文学奖、《民族文学》年度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文学艺术奖文学类散文一等奖及第十届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等。 

  《阿娜河畔》是阿舍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新疆茂盛农场的建设中,以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历程。第一代人明双全、李秀琴等无私地为边疆建设事业和子女付出自己的一生,第二代人明中启和明千安两兄弟则在时代面前做出了坚守和开拓两种不同选择。在上山下乡的历史时期中,一批批知识青年来到边疆,为边疆建设注入新的血液,他们与原住民之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情感故事。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后,展现了几代人在边疆的建设事业中为家国而奉献、为理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的动人篇章。

  

《阿娜河畔》书影 

  雷忠代表宁夏文学界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宁夏作家文学创作的各位专家,不遗余力推介宁夏作家作品的各方表示衷心感谢。他在致辞中表示,《阿娜河畔》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彰显了宁夏作家非凡的独特创造,呈现出鲜明的文学品格。这是填补宁夏题材空白的创新之作,拓展了宁夏文学创作的书写疆域,拓宽了宁夏小说创作的文学边界。希望宁夏的作家们能够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更为全景、立体、深刻的笔触为时代存真,为人民放歌,迎接新的挑战,勇攀文学高峰,为建设“文化兴盛沃土”贡献文学的力量 

    

  “我与故乡”走向“文学与历史” 

    

  云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黄玲认为阿舍把自己的个体记忆融入到宏伟的历史背景中,完成了“我”作为兵团二代向父辈的致敬,同时也为那段特殊的历史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档案。《阿娜河畔》对阿舍而言,可以视为“一次在文学之境重塑家园的创”,阿舍借此完成了对有效经验的回溯,对个体文化身份的确认,还有对“故乡”这一心灵空间的塑造。小说中鲜活的人和事重现了几代人在边疆建设事业中奉献故事,铺展出一幅美丽多彩的时代画卷。 

  阅读《阿娜河畔》,感觉一个个鲜活的‘人’从祖国的边疆向我们走来。 《民族文学》副主编玉梅感慨,《阿娜河畔》具有经典文学作品的品格和气派,阿舍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写活了,让历史成为有情史、生命史。小说把亲情、爱情和家国情怀融汇到一起,把兵团两代人的生活与情感、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兵团的创建发展有机融合到一起,作品有深度、厚度和温度,耐读耐看,让人哭也让人笑,启人深思。 

  温州大学副教授、青年评论家乌兰其木格评价《阿娜河畔》关于地方风物的深情描摹,不单是一种诗化或抒情化的文本叙述策略,它更根植于地方性中的风景变幻与人物聚散在记录父辈历史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阿娜河畔》为大时代的普通人立传,将兵团那一段行将消逝的历史进行抢救式的发掘,通过对农场建设中新移民开垦浪潮、上海知青的返城潮、农场的撤销等重大事件的记述,展现了西部边境喧嚣变迁的现实,帮助我们在流动时代中重新理解西北边境所经历的震荡与重组。 

  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季栋梁感慨,《阿娜河畔》是阿舍向父辈致敬的史书。两代建设者的丰硕故事,边疆建设者与原乡人之间鲜活情感,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阿舍从中捕捉到了这个戈壁小镇丰富的细节,让小说中每个人物及故事都饱满厚实阿舍在写作中怀着对故乡的深情,写出了这样一部沉甸甸的厚重之作。在她对故乡深情的回望中,在她饱含诗意的书写中,流逝的岁月潺潺有声,活色生香 

  “平静之中寓悲凉,淡然之中显无奈。”宁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评论家白草在《阿娜河畔》中读出了多种情绪,他表示,“阿舍熟悉她笔下的题材。这题材殊为难得,自带色调;唯其熟悉,因而作家能够在叙事过程中做到平静、从容,无须雕刻,便于不显眼细节甚至细微缝隙中,不经意地安置了颇为沉重的主题”。阿娜河水浩浩汤汤,保持着喧闹的静默,它不会言说。但文学会。文学不能替代历史,可文学能够赋予历史以别样的生命,让它开口说话。 

  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闫宏伟认为《阿娜河畔》提供了故乡书写的多种表达方式。就像阿舍创作谈里所说,“在《阿娜河畔》里,我和故乡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我与故乡’变成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对故乡的历史尽可能地做精深体认之后,阿舍将故乡将人物的人生轨迹、心理逻辑、情感纠葛与重大历史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故乡的思考和书写在《阿娜河畔》里趋于成熟。 

  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青年评论家许峰认为,《阿娜河畔》是一部回望怀旧之作,阿舍要用文字去书写那段饱含着她成长记忆的农场建设的历史,“献给我的父辈”更是对蕴含着永远历史化的创作冲动。此外,《阿娜河畔》倾注着作者更深入的思考——现代性的反思,她慨叹的是现代化过程人的主体性自我的丧失,重新塑造出一个具有明净顽强的心灵的主体。小说以宏大的现代性寓言化的形式生动表现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建构。 

    

  独特,丰富,开阔,文学会选择这样的作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郎伟对《阿娜河畔》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部小说的出版,对作者阿舍来说,是经历二十多年写作生涯之后一次创作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对宁夏文学而言,则是一次创作题材领域的崭新开拓和更为丰富多彩的长篇小说审美形态和写作艺术的有益探索。 

  “作为一个生于新疆、在新疆长大,后来又在宁夏读书、工作、成家立业的作家,阿舍的精神世界是非常丰富和多面的,这其中有欢愉、美好、幸福,当然也有割裂与痛苦。反映到文学创作中,就有了历史与现实的两种映照。”宁夏文学艺术院院长、《朔方》执行主编火会亮说。 

  宁夏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岩森谈到,《阿娜河畔》的出版不仅是作家对自己写作题材和写作疆域的一种拓展,而且丰富了宁夏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为宁夏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他坦言阅读《阿娜河畔》的过程中脑海里冒出一个词“厚重”,“我想这种厚重和阿舍拥有着多重身份,她游走于各重身份之间且能够冲破身份的界限有着重要的关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石舒清认为阿舍在语言的运用内容的选择和写作艺术的呈现鲜明独特性,《阿娜河畔》里有很多明朗和积极的东西,展现了她写作的丰富性,为宁夏文学提供了更多丰富的艺术可能。同时,他也关注到阿舍小说大多关注在困境中努力活着的人,在呈现人物所处的各种困境中继承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 敢于“把看起来不错的生活的里子翻过来看” 

  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金瓯高度评价阿舍的写作,他认为阿舍摆脱了日常叙事纯诗化的束缚,走出了困于局部诉求、细微感受的个人表达,在宁夏、新疆的多维度坐标,散文、小说的多文书写,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的多民族空间里达到了文学上的平衡文学会选择这样的作家,它的丰富性和生动的现实主义表达,以及题材的开阔,必然能不断地提供惊喜,跃上更高更广阔的空间”。 

  宁夏大学教授、青年评论家王琳琳“阿舍小说的现代性”为线索进行探索研究,她认为,“作家阿舍运用当代女性独特的视角,在长篇小说《阿娜河畔》中构建了宏大叙述内容的溯洄景观,展示了当代视野回望故土往昔的叙事,并以其独特的抒情话语表达方式,对新时代文学创作进行了现代性的探索”。 

  北方民族大学文传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冶进海表示,阿舍的小说叙事与历史真实交相辉映,将史性与诗性杂糅拢和,试图与时代对话,并捕捉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核。这种深入历史肌理的精神求索,不仅缓解着当下文化同质化与庸俗化的危机,同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当下人们精神世界的重构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看起来很笨,但其实非常感人” 

    

  “读完《阿娜河畔》,非常惊喜,我觉得它与阿舍过去的写作不一样,变得更加宽阔、从容,有一种悲悯一点点地从作品里蒸发出来”。茅盾文学奖得主、《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从《阿娜河畔》看到阿舍写作的变化和成长,“这是一部宽阔的、从容的、辽阔的大地之书,这种辽阔不仅仅在于作家写了一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更重要的是作家创作时口气特别绵长。小说通过一个小的切口来见证一个大的时代和大的历史,从细节出发,从生活出发,在个人生活与新疆建设之间构建巨大的文学张力。阿舍用一种老老实实的方式在写,看起来很笨,但其实非常感人。现在我们缺少的恰恰就是的小说,耐烦的小说,能把每一个细节落实到位的小说”。 

  “则臣的评价特别诚恳,我认为则臣之所以能成为70后最优秀的作家,恰恰是因为他肯下笨功夫,肯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写作。在这一点上,他们有一种写作同道的惺惺相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认为《阿娜河畔》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他谈到,“作品生活积累扎实,细节饱满,人物刻画生动,语言朴实真挚,具有我们久违了的八十年代文学的质朴与纯真,其中写到明双全、明中启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尤其动人,是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文学创新力的好作品,阿舍的创作实力也因为这部小说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宁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青年评论家张富宝评价阿舍是一位对自我写作有着较为自觉认知的作家,一位具有比较开阔的知识视野的作家。他表示在《阿娜河畔》中读出了作家的“笨拙”与诚实,克制与不忍。“《阿娜河畔》以新颖别致的‘边疆书写’,构建了属于阿舍自己的文学地理与精神原乡,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建设兵团的神秘面纱与历史风貌的一道风景,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兵团拓荒者与建设者的群像,充分彰显出宁夏文学的创造力与可能性。  

  李婧婧是《阿娜河畔》的责任编辑,她讲述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阿舍从2016年就开始专门搜集阅读与兵团有关的资料,从农业、工业、教育、水利、科学、医疗各类的著作,大概四五百本”。她认为,作家是在大量的史料阅读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贴着历史的脉络、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在写,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叙述牢固、质地坚实的《阿娜河畔》。 

  阿舍对主办方和各位专家在写作技艺、创作理论上的指导与建议表示了衷心感谢,她坦言,“我创作《阿娜河畔》,一是情感使然,一位作家书写自己的故乡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二是农场历史以及农场建设者的人生故事值得我去书写。另外,我想把自身对当下现实、对自我、对他人的一些体认通过这部作品表达出来,通过它将历史、此刻、未来这三者与我联系起来,我努力在这部小说的书写中去完成思考,不敢说是‘完成了’,而是‘试图完成’这些思考”。 

    

  最后,薛文斌作会议总结,他对大家对《阿娜河畔》研讨会的支持表示感谢,“《阿娜河畔》是一本丰富之作,是关于西部书写的有效之作和成功之作,在思想范式、艺术形式、话语方式上都有独特之处,此次研讨会对于《阿娜河畔》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刻解读和多元阐释,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所呈现的故事背后的国家成长与时代精神,对于我们继续推动西部题材主题出版,深刻总结写作和出版经验,推出更多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撰稿:樊金凤、陈寒冰、李梦竹、贾雨晴)

(编辑:贾雨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