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连英“女须生”的艺术人生

来源:

《宁夏文艺家》

   

刊发时间:

2023-05-25

   

作者:

张鹏 图:韩琦

屈连英

  【个人档案】 

  ☆1992年,荣获全区中青年戏曲演员大奖赛二等奖。 

  ☆1994年,荣获银川市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 

  ☆1998年,荣获银川市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 

  ☆2000年,荣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清唱一等奖。 

  ☆2002年,荣获全区地方戏展演比赛中表演二等奖,剧目一等奖;荣获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2009年,荣获自治区第八次文学艺术奖,戏剧表演一等奖。 

  ☆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优秀奖;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2013年,荣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秦腔剧目的题材涉猎广泛,内容丰富,以真实的情感、细腻深刻的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动态见长。在秦腔演出中,大多数剧目都是以须生作为主线贯穿全剧。所以,一个须生演员在唱腔、表演及人物塑造上的得失,往往决定着该剧目成败。 

梅花争艳 

  2013512日下午,四川省歌舞剧院演出大厅,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比赛现场,台下座无虚席,中国戏曲梅花奖竞争者会聚一堂,争奇斗艳,此时,正是宁夏秦腔剧院打造的秦腔传统剧目《清风亭》演出时间。 

  大幕拉开,舞美设计庄重简朴,音乐旋律悦耳动听,饰演张元秀的是宁夏秦腔剧院的须生演员屈连英,宁夏秦腔剧团精心打造的秦腔传统剧目《清风亭》正在接受评委检阅与观众的品评…… 

  《清风亭》经过历史沉淀,几经创作,剧情真实可信,剧词质朴生动,富有真情实感,尤其是剧中训子、盼子、认子的场次,极为感人、催人泪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演出前,屈连英有些担心:“成都的观众喜不喜欢秦腔?能否听懂?”随着大幕拉开,前两场戏很平稳地落下大幕,在观众席里并未引起什么波澜。随着剧情推进,父子离别之时,屈连英扮演的张元秀,以时而浑厚深沉悲壮激越,时而细腻柔和凄切委婉的唱腔,再配以悲怆苍凉饱含深情的表演,将这段关于孝道的伦理悲情大戏,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场观众无不为之潸然泪下,继而报以热烈掌声…… 

  这是《清风亭》最能打动观众的一刻,特别是张元秀举杖鞭打不孝之子,许多人看在眼里,难掩心中激愤之情,禁不住顿足唾骂,观众的掌声是对张元秀的理解,也是对屈连英演技的认可。演出结束,不少观众涌向台前为屈连英鼓掌叫好,还有很多观众拿着节目单到后台请屈连英签名合影。 

  赛后,屈连英凭借在《清风亭》剧中成功塑造的张元秀形象,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宁夏第五个荣获梅花奖的戏曲演员。 

安心福地 

  学艺在陕西,演艺在宁夏。 

  屈连英是陕西省乾县人,20世纪80年代初,每逢物资交流大会或者春节集会,专业剧团的演员就会在乡间为观众奉上一部部精彩的传统秦腔剧目,简陋的舞台挡不住观众的热情,在这些观众里就有年少的屈连英。 

  “跟着大人看,不太懂,但是觉得有意思。”屈连英说,看得多了,自己也想舞一舞水秀、吊几嗓子高音,甚至想成为一名专业的秦腔演员。1984年,她如愿以偿考入乾县戏剧学校学习秦腔表演艺术,当她在处女作《赶坡》中扮演薛平贵粉墨登场时,虽然表演还略显青涩,但老师和观众给予了充分肯定:“三唱不如一像,这娃就像那么回事。”屈连英坦言,饰演须生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儿时看戏就喜欢“女扮男装”的角色,英俊潇洒的姿态让她过目难忘,生角的扮相和嗓音总是萦绕在她的脑海中。 

  在恩师的精心培养和自己努力下,屈连英在艺术上有了很大进步。 

《五典坡》屈莲英饰演薛平贵

收获自信 

  屈连英从陕西乾县戏剧学校毕业分配到银川市秦腔剧团。很快,屈连英喜欢上了塞上江南,更喜欢宁夏的秦腔氛围,宁夏成了屈连英的安心福地,由此开启了她的事业。 

  刚到宁夏,屈连英就赶上了1992年在宁夏举办的“全区专业戏曲中青年演员大奖赛”,23岁的屈连英在秦腔经典折子戏《打镇台》中饰演王震一角而崭露头角,很快被业界所熟知。 

  说起初到宁夏的燃情岁月,屈连英记忆犹新。 

  为了备战大赛,屈连英与其他参赛选手一道争舞台、勤练习,生怕落在别人身后,为此,屈连英经常顾不得吃饭,很晚才回到单身宿舍,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服。凭着一股子韧劲,屈连英从预选赛到决赛,一步一步走进观众与评委的视野。许多在宁夏戏剧界未来挑大梁的优秀演员也在此次大赛中脱颖而出,屈连英与张小琴——这位后来的梅花奖得主——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二等奖。这对于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演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成长机会,既获得了荣誉,也与其他演员缔结了友情。 

  “这次获奖对我是个莫大的鼓励,是我从艺路上的起点,更是一次实战检验,让我有信心在秦腔艺术之路上走下去。”屈连英说。 

  屈连英更忘不掉的是1990年和1992年两年间,银川市秦腔剧团曾邀请陕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郭明霞两次来银川演出,当时银川西塔戏院一票难求,许多观众为一睹名家风采站在过道观看演出。屈连英为郭明霞配戏,分别在《五典坡》与《铡美案》中饰演薛平贵和陈世美。舞台之下,郭明霞这样评价屈连英:“这孩子有培养前途!” 

  随着舞台实践机会不断增多,屈连英担任的角色也越来越多,为她后来冲击梅花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打镇台》屈莲英饰演王震

明确方向 

  1994年,屈连英参加在乌鲁木齐举办的“西北五省区首府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西北五省区首府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已经举办十届,会聚了西北的秦腔名家与新秀,大家同演一台戏,尽显各家之长。作为一名新秀,能参加如此规格的演出盛会,是银川市秦腔剧团对屈连英的肯定,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当时,屈连英已经拜师宁夏秦腔表演艺术家丁醒民先生,明确了自己在秦腔中的“须生”方向。 

  屈连英分别在《打镇台》《放饭》《八件衣》《五典坡》四场本戏、折子戏中担任主演,令屈连英没有想到的是,新疆的演出,不仅场场爆满,还有观众给屈连英送锦旗,令她非常感动。这一时期,屈连英对秦腔的钻研更加深入。 

  如何让自己饰演的角色令观众印象深刻?屈连英的“秘诀”是多学、多看、多练、多琢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第六届西北五省区首府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给了屈连英更多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的机会,就如何把剧中人物刻画生动传神、神形兼备,屈连英从不同的省份、各怀“绝活”的老艺术家身上学到了许多,还有恩师的戏,通过琢磨、消化,为己所用。 

  《清风亭》里的张元秀要从六十岁演到八十岁,对于“须生”来说,屈连英的恩师——宁夏秦腔表演艺术家丁醒民先生曾对她说:“要想成为一名好的须生、老生演员,首先要把握好一个‘稳’字。”因为须生、老生所饰演的人物都是中年或者老年人,有的还是“帝王将相”,所以一定要把握好一个“稳”字,屈连英正是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稳”字,她所饰演的每个角色都稳健大气,使观众乃至业内人士难以分辨她是“女扮男装”。 

  屈连英在谈她演须生的感受时说:“女同志演生角难,演须生老生更难。”因为须生扮演的都是中年男人和六七十岁的老人,黑青灰色髯口分别代表中年、中年到老年,老年三个不同阶段。这就要求,演员在举手投足间都要透出男人所特有的刚毅、稳健、大方和洒脱。扮演老人还要表现出老人活动时的颤颤巍巍,迈步走路时的举步维艰。屈连英说:“这就是形象上的异似,只能进一步刻画人物内心的感情世界。”曲线优美的女性形体和强健有力的男性形体早已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公开的健身追求,因此,要在人们可接受的程度上把一个人“变形”为异性的人,一般的服装与化妆已难以瞒过观众。一旦观众不认可演员的“变身”扮相,自然就无法接受其表演。作为女演员,屈连英深有体会,自己的体力、气力都赶不上男演员,一场重戏下来人就好似虚脱一般,疲惫不堪。所以要想演好须生,就必须比男同志付出多倍的努力和辛苦。 

超越梦想 

  2011年,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市举办,屈连英凭借在《清风亭》中的出色表演荣获艺术节最高奖——优秀表演奖,《清风亭》剧目也荣获了秦腔艺术节金奖。此后,屈连英表演剧目越来越宽,表演艺术日臻完善,更趋成熟大气。 

  在银川市秦腔剧团的二十余年,屈连英上演了二十几出戏,其中有《五典坡》《双官浩》《八件衣》《生死牌》《打镇台》《忠报国》《清风亭》《铡美案》《放饭》等。看戏的人都知道,《五典坡》中最经典的是《赶坡》一折,而演戏的人也都明白,这一折中薛平贵的言行也是最难把握的。屈连英深有体会地说:“薛平贵这个人物比较难于刻画,在《赶坡》一折中他的面部表情和对白语气都要显得调皮而不能太过,但也不能太正经,否则,实妻的目的就无法表现出来了。” 

  这一折子戏没有太多的动作表演,只能通过表情和言词来刻画人物。屈连英所饰演的薛平贵,音容调皮而不轻浮,意带实探又不古板。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跃然台上。“实妻”这一段,屈连英演唱技巧高超,唱腔节奏掌握准确,速度适中,情绪激昂,唱句与唱句紧紧相扣。这样精雕细刻的唱腔往往能使观众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仔细听唱而不敢稍有分心。 

  剧本、演员和观众是戏曲成形的三个要素,能否将剧本准确立体地呈现在舞台上,最根本的就是演员。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屈连英在进行二度创作时,首先做到了深刻挖掘剧本内涵,正确理解掌握角色丰富思想感情,通过情感体验与分析,用艺术化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生死牌》也是屈连英的拿手好戏。这出戏分量重、唱腔多,还有帽翅功、髯口功等技巧性动作的表演。其中髯口功就有抖须、摆须、挑须、弹须等;帽翅也有单翅、双翅、滚翅之分。经过几十年的功底锤炼,这些稍有难度的动作在屈连英眼中都不成其为困难。为了克服自己嗓音偏低,缺乏阳刚之气的自然缺陷,她采取了以苍补亮、以情助声的表演手法。《争议》一折戏有大段的唱腔,而屈连英的一句“适才间我问了一桩公案”,往往会博得满堂喝彩。屈连英介绍说,这一句的唱法是与一般的唱法有些出入的。因她以前学过李爱琴老师的唱腔,所以她的唱法与李爱琴的唱法有些相似,但又不一样。她的唱词稳健、吐字清晰,唱腔线是由强到弱,再由弱到强,然后一下子迸发出来,铿锵有力,自然是满堂红。 

2019年参见湖北电视台栏目《戏码头》

艺术人生 

  2019316日,屈连英收到来自湖北卫视《戏码头》的邀请函。湖北卫视《戏码头》栏目是著名戏曲策划人、主持人白燕升策划并担任导演的一档高规格戏曲节目,深受业界及观众喜爱。 

  此次演出是三个剧种(秦腔、京剧、蒲剧)的三位梅花奖演员共同完成《清风亭》。屈连英第一次踏上武汉这座素有“戏曲大码头”的城市,高兴之余,不敢懈怠,作为秦腔界须生中杰出一员,屈连英希望精心准备的这出考验演员功力的悲情大戏,能够获得《戏码头》观众的喜爱。 

  在《戏码头》彩排现场,电视台工作人员见识了屈连英的严谨,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她都反复掂量尝试确认,直到符合要求才肯罢手。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并兼顾楚韵楚风的戏曲舞台,让屈连英惊叹:“舞台搭得太漂亮了!” 

  夜里一点,正式彩排时,屈连英说:“今天唱的秦腔《清风亭》‘舍子’一场,自己特别注重剧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只有自己投入了真感情,这样才能感动观众。”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完全没有看出来台上竟然是一位女演员,盛赞屈连英是个了不起的女须生。他说,人类的审美是有距离感的,女人演男人,男人演女人,由于有了距离,它具有了独特的表演优势,有了独特的审美体验,这是尊重艺术规律的表现,也是尊重戏曲规律的表现。 

  “戏码头”让屈连英戏里戏外领略到了人生与艺术的紧密关系,电视台采用戏里戏外的形式,让更多的观众认识到更加丰富的屈连英。如果说,戏里的屈连英扮演的“须生”女扮男装,让观众误以为屈连英是一个“男人”,那么,戏外的屈连英则展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柔美之处。 

  如何把自己的戏传给年轻人,让他们更好地热爱中国传统戏曲。屈连英常说:“功到自然成。”熟练的技巧只能来自扎实的基本功。对一名秦腔演员来说,表演的每时每刻都是对个人基本功和技巧的考验。单说唱腔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就是很难掌握的。就这一点来说,屈连英就对名家的光碟进行过长期临摹、研究、取其精华,才能创立自己的风格。 

屈莲英饰演《庄妃与多尔衮》范文程

梅花飘香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高唱秦腔”,是对西北秦腔环境的贴切写照。从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秦腔艺术,慷慨激昂、苍劲悲壮、气势磅礴,不仅唱出了西北人的喜怒哀乐,更唱出了大西北黄土地的千年风情神韵。屈连英就像傲立于风雪之中的梅花,怒放于西北秦腔这片热土。 

  随着舞台艺术不断地延展,屈连英引起媒体关注。从艺30年,她参加演出几千余场,演出遍及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成都等省区,其中,《打镇台》《清风亭》《生死牌》《放饭》《杀驿》《狸猫换太子》等录音录像在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宁夏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向全国播放。《中国戏剧》《当代戏剧》《宁夏日报》《西安晚报》《兰州晚报》《乌鲁木齐晚报》《西宁晚报》《成都晚报》等报刊和网站刊登了她的事迹。

(编辑:王嘉俐)

Baidu
map